华东师范大学2026届毕业生生源信息表
华东师范大学是由国家举办、教育部主管,教育部与上海市人民政府重点共建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。学校成立于1951年10月16日,是以大夏大学(1924年)、光华大学(1925年)为基础,同时调进圣约翰大学、复旦大学、同济大学和浙江大学等高校的部分系科,在大夏大学原址上创办的,是新中国成立后组建的第一所社会主义师范大学。1959年学校被中共中央确定为全国16所重点院校之一。1986年学校被国务院批准成为设立研究生院的33所高等院校之一。1996年被列入“211工程”国家重点建设大学行列。2002年根据上海市高校布局结构调整的战略部署,学校启动闵行校区规划建设,并于2006年主体搬迁到闵行校区,形成了“一校两区、联动发展”的办学格局。2006年教育部和上海市决定重点共建华东师范大学,学校进入国家“985工程”高校行列。2017年学校进入国家“世界一流大学”建设高校A类行列,全面开启扎根中国大地建设一流大学的新征程。立德树人,攀高行远。
“求实成就卓越,教育创造未来。”作为新中国首所社会主义师范大学,学校秉承“智慧的创获,品性的陶熔,民族和社会的发展”理想,恪守“求实创造,为人师表”校训,坚持为党育人、为国育才,探索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师大之路。面向未来,学校将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,心怀“国之大者”,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,以“三大卓越工程”为重点、“五个一流行动计划”为支撑,探索教育、科技、人才“三位一体”推进,向引领育人创新的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奋进,为中国式现代化谱写高质量发展华章!
学校以教师教育为特色,文理学科基础厚实,特色学科发展迅速。目前,学校设有4个学部、34个学院(系),包括2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在内的32个校管科研平台,另设有3个书院。现有学科涵盖文学、历史学、哲学、教育学、经济学、理学、工学、管理学、法学、艺术学、医学、交叉学科等12大学科门类。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36个,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37个,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3个,硕士专业学位类别36个,博士专业学位类别8个,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7个。拥有教育学、生态学、统计学3个国家“双一流”建设学科,6个上海市高峰学科,第五轮学科评估中,40%参评学科获评A类学科。
华东师范大学毕业生坚持弘扬“科学家精神”和“教育家精神”,心怀“国之大者”,坚定追求卓越、吃苦耐劳、严谨务实、担当持久、善于创新,广受用人单位赞誉。长期以来,学校毕业生去向落实情况居于全国高校前列,毕业生主要进入教育、信息技术、公共管理、金融等行业工作,积极服务国家重点地区、重点行业、重点项目,主动投身科技攻坚、教育教学、乡村振兴、社会服务等事业。学校2026届全日制毕业生8767人,其中本科3634人,硕士4274人,博士859人。在此诚挚邀请和衷心感谢各家用人单位选择华东师大毕业生,给予锻炼机会和继续培养,以毕业生为纽带,校地、校企协同携手共谋发展,走向卓越。
华东师范大学2026届毕业生生源信息表


.getTime()})
